▲三炮台是兰州人餐桌上的必备
盖碗由茶盖、茶碗、茶托三部分组成,故称为“三泡台”,源于盛唐时期,明清时期传入西北,形成了独树一帜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茶品。
兰州三泡台的配料并不拘泥于挑选食材,但每种配方都少不了优质绿茶、枸杞、桂圆和冰糖,其他的果脯类材料可以根据自己喜好使用红枣、杏脯、葡萄干等。
喝之前一定要提起盖在碗口刮几下,把料搅起来,一刮甜,二刮香,三刮茶卤变清汤。呷上一口,茶的清甜、干果的香、冰糖的甜掺合着浸入丝丝神经…
这样的风土地貌造就了别具一格的茶滋味,带着大西北的霸气,苦涩、甘甜,滋味分明,经久耐泡,像极了大西北个性鲜明的人。
牛奶鸡蛋醪糟
米酒的集大成者
全国各地都有醪糟,或曰米酒、酒酿,但还要属兰州人花的心思最多。在兰州的夜市,每一个卖牛奶鸡蛋醪糟的摊位前,都有长长的大队,足以证明牛奶鸡蛋醪糟在兰州人的心目中地位有多高,也因此能上《舌尖上的中国》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专注用心的老爷子。图/王老虎
看摊子上头戴白帽的回族老爷子做牛奶鸡蛋醪糟,能看出“用心”二字,用一个铜锅,先煮牛奶,再加入醪糟,然后再放入干果,葡萄干,最后把滚烫的牛奶倒入碗中,把鸡蛋打进去慢慢搅拌,最后再撒上一把芝麻就大功告成。
牛奶爽滑,鸡蛋浓郁,淡淡的醪糟香气扑面而来,和着芝麻的香,葡萄干的酸甜,很香浓。必须现做现吃,即便在夜市这样熙攘的市井之地也因此多了几分仪式感。岁月流痕,唯有味道永恒,唯有用心,皆为食神......
一碗牛奶鸡蛋醪糟里,是西北人对于甜品的认真劲儿。
甜醅(胚)子
“西北范儿”的清甜
在干燥的兰州,有一碗让人着魔的清甜。初尝像米酒,但与米酒用糯米酿制不同,甜醅子用的是燕麦或者青稞,是名副其实的“大西北定制”。
作为西北地区的汉族特色小吃之一,甜醅子最早属于清明节,端午节节日食品,而现在发展到一年四季都受欢迎的绝美小吃。
▲冰镇了喝的甜醅子真是太爽了
口干舌燥或者食欲不振的时候,甜醅子就是最好的下午茶、营养餐。“甜醅甜,老人娃娃口水咽,一碗两碗能开胃,三碗四碗顶顿饭。”兰州这句顺口溜,精准的定位了这碗甜甜的粮食胚芽。
大多数人吃甜醅时,都会兑入凉开水,糖,还有些人直接干吃,尤其夏天,在冰箱冷藏过的甜胚子吃起来绝对爽口,是兰州特有的解暑神器。
兰州的“甜”到底还是实在的,一碗甜醅子,既是甜品也能充当粮食。
甜醅子奶茶
流行与传统融合的甜
如果你喜爱兰州的甜醅子,贴心的兰州妹子一定会向你推荐“放哈”。和所有城市一样,奶茶也深入了兰州的骨髓,可如果说还有什么特别,大概就是“甜醅子奶茶”了。
一家聪明的小店,融合了流行趋势和兰州的传统,制造出了毫无违和感的口味。嚼着甜醅子的颗粒,珍珠似乎可以跟奶茶分手了。
本土的甜醅与奶茶走到一起,立刻风靡大街小巷:甜醅子奶茶在兰州真是火的不要不要的,有名的“放下”的队也是排的老长了。火爆到有人打起了山寨主意的程度。
超大杯的容量,像极北方人的豪爽。甜胚子酸甜有嚼劲,又带有略微的酒香,和奶茶冰块相撞,香醇里是青涩。如果你来过西北,就知道,这是这片土地养育的味道。
灰豆子
蓬灰造就的“重口味”甜品
喜爱吃牛肉面的人都知道,牛肉面的劲道离不开篷灰,蓬灰是用蓬柴草烧制而成的草灰,经过上百年的使用。加到面里有食用碱的作用,除了为兰州牛肉面所用,还有一种甜品也离不开它,那就是灰豆子。
灰豆子中的“灰”指的就是蓬灰;灰豆子用一种褐色外皮的麻豌豆来做。不加蓬灰的麻豌豆,煮出来比较清爽,没有那种软糯烂糊的绵密感,也缺少蓬灰带来的独特风味。
虽然看起来颜值不高,但吃起来没有任何障碍,有点像“重口味”版的红豆沙。喝的时候根据天气,夏日冷饮可以祛暑,冬日热食可以滋补。
热冬果
冬日赋予的“甜”
以前的兰州,每年一到初冬,总能见到肩挑扁担的回族老人。叫卖“热冬果”的吆喝声飘荡在大街小巷,扁担一头放置碗筷另一头燃着火炉的情景是老兰州人共同的记忆。
走过去,煤火炉上一口特大砂锅,煮着黄橙橙的大梨。冒着缕缕白汽,散发着淡淡的药味和清香。叫上一碗,连汤带梨食之,浑身舒畅。不仅解渴消寒还清肺止咳,在物资匮乏的过去,热冬果还是一味良药。
▲只有冬天才能吃上的热冬果。
梨子煮熟的吃法,在中国并不罕见,而冬果梨最大的卖点在于产自兰州市区水磨沟的梨子,康熙、雍正年间的通志里就有关于冬果梨的记载了:兰州出梨,梨兰州者佳。
现在的兰州人也吃热冬果,不过大多在街边的小吃店里。都是整个煮的,煮熟的冬果梨内在酥烂,外表依然亭亭玉立。
想品尝的人一般都是一人一果,一果一碗。煮熟了比生着要好吃,别有一番风味,甜酸绵软,可口的很。尤其是,热冬果是秋冬季润肺止咳治疗感冒的好方子。
软儿梨
兰州小吃界的头号奇葩
兰州软儿梨以特殊的风味而成为梨中的佼佼者。在气候干燥的冬季,软儿梨颇受人们青睐! 外地游客看到街头卖的软儿梨都傻眼了,纷纷嘀咕梨子都放坏了还拿来卖!等他们抱着怀疑的态度吃进嘴里,会美味到怀疑人生。
吃软儿梨是件有趣好玩的事情,将冻得硬邦邦的梨子泡在冷水中,过一会后梨子黑褐色的表面会结出一层透明的冰壳,将冰块抠掉后,就会发现梨子解冻软趴趴的。这时在梨子的表皮咬个小洞一吸,一股又香又甜的果汁充满口腔,满嘴清甜,清凉入心,如饮琼浆。
软儿梨非但好吃,而且含有丰富的葡萄糖、柠檬酸等营养成分,有显著的醒酒和润肺功效。所以冬天在兰州多喝两杯酒也没事,来两只软儿梨就会发现生活新的美妙。
枣儿水
儿时记忆中的“甜”
“枣儿水“是兰州人昔日夏天的清凉饮料之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于兰州的大街小巷,至今在的兰山二台子附近,每天早上还是有人在卖枣儿水,现在在黄河边上的水车园还有关于卖枣儿水的雕像。
这种用红枣煮出来的水,来头和味道其实都很简单,旧时一般是装在大桶里卖的,上面盖着块毛巾,几分钱一碗。后来因为有人往里面掺水,味道越来越淡,也就慢慢在市场上销声匿迹了。然而,“卖枣儿水的””却成了由这个行当衍生出来的造假的代名词。
现在有些面馆有装在大桶里自助喝的枣茶,我说不准是否跟以前的枣水一模一样,但大体的意思应该相差不远。
杏皮水
兰州式“凉茶”
杏皮水之于甘肃,就像酸梅汤之于北京,凉茶之于广东。在兰州炎热的夏天,手里拿着一杯冰镇过的杏皮水,整个人都清凉了下来。
杏皮水顾名思义,是用晾干的杏子(皮)熬成的,酸酸甜甜,清爽开胃。甘肃最有名的杏是产自敦煌的李广杏,得益于悬殊的昼夜温差,西北的瓜果也是出了名的香甜。
杏皮水出了敦煌其实整个甘肃都有,但到了外省就几乎见不到了。街上有现成包装卖,属于批量做成的饮料。只有那些店家自己熬制的,味道才显得非常纯正。
没有人想到,在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坡上生长出来的城市,对甜品会有如此的想象力!勤劳的兰州人用不同于糖水的方式,表达着对“甜”的理解和喜爱。
主编:拇指君丨作者:野马狂风
点个
让更多人看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