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画报》(201905刊)“文艺风景线”专题对中国好畲“画”——“敕木山”畲族民间绘画作品展进行了详细的观展描述,并就畲族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等方面提出了独到见解。向上滑动阅览
放歌的色块和跳舞的线条
——我看景宁畲族民间绘画
SingingColorLumpsandDancingLines
文|郑晓林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畲族就是其中一朵艳丽的花。这个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民间艺术各有千秋。
在2019“中国畲乡三月三”节日时,“敕木山”畲族民间绘画作品展让观众大开眼界,这些绘画作品构图饱满,色彩浓重,内容朴实,向观众展现出一个绚丽多彩的艺术世界:畲乡的田园风光,畲族的民间美食、民族服装、字符图腾以及畲族人民劳动场景。画面上那些放歌的色块和跳舞的线条,直率、天真、自由、狂野地表达着畲族人民对幸福、圆满、吉祥、美好的强烈祈求,让人们触摸到了一个个生动而丰满的畲族形象。柳卫聪的《畲民芒种忙》是近年来畲族民间绘画中难得的佳作,作品取材于田间路旁,畲族百姓在芒种节气中勤劳播种的场景,人物憨厚有趣,线条多变且色彩夺目,作品因此被选入了首届“二十四节气·全国农民画展”中。
景宁畲族民间绘画的成就让我们体会到,生活永远是艺术的不竭源泉,在这些作品里,我们可以看到畲族“放歌的色块”。民歌是体现畲族民俗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无论是祭祀、待宾、婚礼、节日,还是平时生活和劳动中,他们以歌对话,对答如流。在歌声里,叙世事、陈志趣、寄幽思、诉衷肠;在唱歌中,记时令、劝耕织、比睿智、调诙谐,甚至以歌辨亲疏、度优劣、正人心。陈超的《大日子》、董文婷的《幸福吉祥》都是这一类的作品,钟晓杰的《畲茶飘香》让我们耳边仿佛响起了周大风先生的《采茶舞曲》。多少世纪以来,畲族人民唱着山歌,在艰苦的环境中辗转迁徙,刀耕火种,环境锤炼出这个古老民族的坚韧、智慧和豁达,在畲族民间绘画里,我们同样可以看到这样的性格。
畲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这些绘画作品里,我们还可以看见“跳舞的线条”。畲族传统舞蹈与生产劳动、祭祀活动关系密切,由劳动场景和祭祀场景演变而来,表现了猎捕、栽竹等生产劳动的过程,而迎神驱鬼、纳祥祈福的舞蹈,则是畲族最隆重虔诚的全族性民俗活动,张英锋的《竹竿舞》直接表现了这样的内容。张海娟的《畲恋·大喜日子》、梅晓的《畲家“十五”,龙飞凤舞》,还有《三月三》等作品,其灵动的线条,夸张的用笔,既是民众审美和情感宣泄的需要,也是用“跳舞的线条”这一形体艺术和造型艺术相结合的方式,阐释着民族的起源和始祖的史绩,唤起了民族的尊严和自豪。
在色彩的运用上,畲族民间绘画浓烈而奔放,红色、黄色、绿色、白色、蓝色,以一种纯粹而耀眼的形态呈现,有时还用金色增其华丽。这样的色彩组合和搭配,可以从畲族刺绣看到其艺术的来源,畲族绣品同样也是色彩鲜艳明快、对比强烈的,而畲族刺绣的纹样,特别是尖牙纹和蜈蚣脚纹,花纹主体轮廓线用白色,使整个花纹图案在黑色的绣底上显得分外明晰醒目。在畲族民间绘画中,吴易高的《畲绣》、柳慧丽的《畲织韵》都是如此,而松、竹、兰、菊、梅、桃、荷、榴等植物图案,以及龙、凤、鹿、羊、喜鹊、鳌鱼、蝙蝠、蝴蝶、鸳鸯等动物图案,无不成为畲族民间绘画放飞想象、增强意趣、活泼画面、突出主题的一种表达方式,如梅芬的《诸事顺意》、雷富高的《生肖系列——猪》、沈佳娜的《报晓鸡》等作品,画家们在构图上浪漫率性,在色彩上大胆随心,不拘素材原色,富有极其强烈的民间画风和装饰效果。
在畲族民间绘画中,畲族剪纸本身就构成了一个特有的分支。畲族剪纸以原色纸张剪成,黑白对比分明,工艺简练古朴,富有浓郁的装饰情趣。从刀法上看,畲族剪纸线条流畅,秀丽挺拔,富有民族风味和地方特色;从内容上看,大多表现民间喜闻乐见的花鸟走兽、人物、吉祥图案等,尤其是人物和动物图案,形象生动,栩栩如生。张立美的《凤凰山下畲家女》、吴苏苏的《畲乡彩带》,都充分体现了畲族民间绘画的地域特色和丰富的艺术语言,并且根据当下的美好生活有所概括和提炼,追求内容和形式的创新。
作为独特艺术风格的一个画种,畲族民间绘画以其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奔放的生命符号不断被当下画坛所瞩目,主要得益于这些来自民间的画家其生活功底和艺术天赋,得益于这个民族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当然也得益于浙江省文联、浙江省美术家协会的精心组织和全力辅导。
从2017年开始,浙江省文联聚焦“脱贫攻坚”主题,着眼“助力全面小康”目标,开展“文艺助力景宁畲乡特色小镇全面小康建设”的三年行动计划,充分发挥浙江省文联的组织优势和包括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在内的各省级文艺家协会的人才优势,采取文艺志愿者小分队和结对帮扶的方式,重点从精神鼓舞、文艺人才培养、文艺主题创作和文化品牌发展等层面,帮助省内唯一的民族自治县挖掘畲族人文历史,推动景宁“畲乡特色小镇”建设,提升该县综合发展能力。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在帮助景宁推进畲族文化主题创作、提升社会知名度方面硕果累累。省美协组织专家现场“开课”,结合优秀畲民画作实例,从选择题材、设计构图、丰富画面等方面进行授课指导,并举办“敕木山”畲族民间绘画作品展等活动;省书协支持做强景宁大均乡省级书法村,帮助完成书法馆文化陈展,丰富名家书法和书法展品;省摄协开展“美丽畲乡”全省摄影采风大赛,拍摄反映畲乡文化旅游、田园风光、民俗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的作品,帮助宣传推介景宁畲乡;省音协帮助筹建了一支畲乡合唱团,为其培养一名常任指挥和一名声乐指导老师,帮助传承、传播畲族原生态音乐……
今天,我们通过“敕木山”畲族民间绘画作品展,看到了畲族民间绘画焕发出越来越独特的艺术魅力,画面更丰富,形式感更强,也更贴近当代的视觉经验和审美感受。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通过发扬光大畲族的文化元素,根植乡土的畲族音乐、舞蹈、民俗文化会越来越生动饱满,表达更真切,生命力越来越旺盛,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畲族的文化之花在新时代的祖国将开得更加茂盛、蓬勃!
陈超《大日子》
80X60CM
商庆平
��《畲家宴》
110x155CM
张立美
《凤凰山下畲家女》 ��
55X80CM
张海娟
��《畲恋·大囍日子》
55×80CM
陈俊《农家厨房》
80X55CM
�� 吴耀波《喜气洋洋》
110X90CM
��徐周彬《织“景”》
80X55CM
畲族民间绘画是由省文联文艺助力畲乡,省美协专家团队、景宁县文联与县内艺术爱好者共同创建的本土文艺品牌,主要以畲族传统图案、服饰、剪纸、刺绣、建筑彩绘等作为素材,以畲族民间风俗、宗教祭祀等作为内容,反映畲民生活、劳作等场景的农民画,被畲乡人民命名为中国好畲“画”。
据悉,畲族民间绘画创作作品至今已有180余幅,并成功举办两届中国好畲“画”——“敕木山”畲族民间绘画作品展,共11人次入国展、12人次入省展、21人次入市展、1次全国性成果经验展示汇报、1次美术峰会上作专题交流。
�� 梅芬《诸事顺意》
100X70CM
�� 韦朝丰《白茶仙子》
180X100CM
柳卫聪《改革开放之畲家新貌》105X172CM 董文婷《幸福吉祥》110X180CM
魏子青《新畲乡》
110X80CM
● ● ●
�� 梅海燕《畲乡雪景》
110X79CM
��钟晓杰《畲茶飘香》
175x115CM
�� 梅晓《畲家“十五”——龙飞凤舞》
80X55CM
来源:浙江文艺